聯系我們 |
|
上海臻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
手 機: |
13764218086 |
郵 箱: |
37122805@163.com |
Q Q1: |
876561257  |
Q Q2: |
277572005  |
網 址: |
http://www.mofanlife.com |
|
|
|
詳細內容 |
|
新京報訊 (記者劉夏)在香港和美國之間反復權衡之后,阿里巴巴上市的最終地點終于揭開謎底。阿里巴巴官方昨日宣布,已啟動公司上市事宜,首次公開募股地點(IPO)確定為美國。
據了解,由于赴美上市門檻較低,允許AB股權讓創始人掌握公司決策權,中國的科技公司大多選擇赴美上市。但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使阿里巴巴在美國市場經歷了嚴重的信譽打擊,而港交所對于股權制度的限制又令其難以接受,阿里因此陷入兩難境地。
業內分析稱,由于和雅虎回購協議的限制,阿里不得不最終選擇今年赴美上市。
最快或本周遞交招股書
阿里集團官方聲明稱,“阿里巴巴今天決定啟動在美國的上市事宜,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國際化,進一步實現阿里巴巴的長期愿景和理想。”聲明還提到,如果未來條件允許,阿里巴巴將積極回歸國內資本市場。
阿里在聲明中并未透露上市具體地點和遞交招股書的具體時間,同時稱新聞稿內容不是用于在美國進行證券發行的要約。業內人士分析,阿里的招股說明書最快將于本周遞交。
從阿里巴巴B2B業務2012年私有化退市后,阿里集團整體上市的步伐,便受到外界矚目。根據阿里與雅虎敲定的股份回購協議,其只有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能繼續回購雅虎所持股權。于是,該時間點被認為是阿里上市的“大限”。
上市資產或無阿里小微
去年7月,阿里集團CEO陸兆禧首次談及IPO計劃,表示集團希望將最賺錢、最有潛力的業務放在上市公司里面,但不包括阿里小微金融,以及菜鳥網絡。
陸兆禧稱,香港和紐約都?*舊鮮械暮鮮實氐恪M飩縉氈槿銜諳愀凵鮮謝崾前⒗锏氖籽。蛭⒗鋨桶停˙2B)曾在港上市,且對業務和客戶有所幫助。
不過,赴港上市卻“卡”在了“合伙人制度”上面。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的上市規則不支持“雙重股制”做法,阿里提出實施合伙人制度的“創新”上市建議也不被采納。
而該制度對于阿里非常關鍵,馬云及管理團隊需要以此防止控制權旁落。
雅虎披露的財報顯示,阿里集團2013年Q3的營收為17.8億美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7.92億美元。超過騰訊同期的凈利潤額。
■ 看點
與京東赴美IPO“拼速度”
阿里宣布正式啟動赴美上市,標志著阿里、京東兩大重量級電商股搶灘IPO進入沖刺階段。
京東商場于今年1月30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計劃赴美上市,最高融資15億美元。
無論京東還是阿里,都早早備戰IPO。對于資本市場,兩家主營業務類似的公司IPO,各大券商在投資配置的時候,在同類股票中選擇將有所側重。后上市的一家,將因此承壓。
而阿里、京東在體量上相差較大:阿里集團2013年Q3凈利潤為7.92億美元,而京東去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只有1000萬美元。
根據此前市場傳言,阿里的融資規模在16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若在京東前上市,會吸收掉大量資本并降低后者估值。
起源資本合伙人雷中輝昨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京東先上市募集幾十億美元,對阿里的市場資金鏈不會有特別大的壓力,但對京東自身后續利好更多一些;但若是阿里先上市,對京東的擠壓比較明顯。
“當年Facebook上市后,2、3個月都沒有公司上市。道理很簡單,市場上沒錢了,流動性不夠。”他表示,這一次阿里上市也是同理。
不過,本該在京東之前IPO占據領先優勢的阿里巴巴卻因為合伙人等問題影響對于上市地點的選擇,一拖再拖,讓京東借此搶占了先機。
雷中輝分析稱,目前京東領先一步,不過由于騰訊投資京東的交易手續流程,京東需要修改表格重新提交。
“若本周阿里遞交招股說明書,意味著兩家IPO均進入倒計時,阿里還有領先一步的可能。”雷中輝說。
■ 分析
有望創造美國最大IPO規模
2013年9月起,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熱潮重現并持續至今。58同城、去哪兒網、500彩票網、久邦數碼、汽車之家等均已成功在美上市。京東商城、新浪微博也已開始“排隊”。
業內認為,阿里放棄等待香港,轉向美國上市的一個原因是阿里不愿錯失上市窗口期。
市場消息顯示,阿里將會選擇多家投行來進行合作。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高盛、JP摩根、摩根斯坦利以及花旗銀行可能參與阿里巴巴IPO的工作。
外界對阿里巴巴上市規模的預估不盡相同。
此前《紐約時報》曾經撰文指出,阿里巴巴的估值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阿里將成為谷歌、微軟這一級別的企業。
日前,英國《金融時報》也報道稱,市場對阿里巴巴的估值約1200億美元,而IPO募集資金可能會超過Visa創下的180億美元紀錄,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IPO。
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前景也不是一片光明,因為過去的陰影可能仍然揮之不散。從2010年開始,阿里巴巴集團在未經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分步將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了馬云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公司,此舉使得阿里在美國市場經歷了嚴重的信譽打擊。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琦表示,當時馬云擅自轉移股權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也嚴重影響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信任。在講誠信的美國資本市場,類似事情可能會影響到阿里的估值和上市后的法律問題。(劉夏)
阿里巴巴上市的“坎坷歷程”
2013年7月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兆禧與香港媒體見面時表示,阿里集團一直為上市做充分準備,但目前仍沒有具體時間表。上市地點也尚未確定,香港和美國均是很好的選擇。
8月18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阿里巴巴正與港交所就所有權一事進行商談,正在探討以“創新的方式”確保阿里巴巴的主要所有者對公司有著一定控制。
9月2日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香港證監會將否決任何會被視為給予阿里巴巴豁免,令其無須遵守現行上市規定的改變。該表態被解讀為基本否決了阿里在港上市的可能性。
9月10日
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以內部郵件形式主動披露了“合伙人制度”,其中不乏有關堅持合伙人制度的“強硬”表達。
10月14日
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若香港“反悔”,仍考慮赴港上市。
10月24日
道瓊斯新聞社消息稱,納斯達克CEO鮑勃·格雷菲爾德就阿里巴巴IPO一事表態稱:“如果他們能夠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很顯然是我們的榮幸。”
11月12日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有關香港股權結構咨詢工作已經交由上市委員會處理,“屬于香港的走不掉,不是香港的也不要競爭”。
2014年
3月16日
阿里巴巴宣布已啟動公司上市事宜,首次公開募股地點(IPO)確定為美國。
(新京報) |
【關閉本頁】【打印本頁】 |
|
|
|